近日,“穿防輻射服可能危害更大”的言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今天,國內唯一防輻射協會——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在京發表公開聲明首度回應此事,聲明提出防電磁輻射服對屏蔽電磁波是有效的,防電磁輻射服不可能成為電磁波的收集器,消費者不必因為曾經或正在穿著防電磁輻射服有任何恐慌和擔憂。

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在今天對媒體發表的公開聲明中提到,陳峰實驗室針對防電磁輻射服裝做的一個試驗,并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防電磁輻射服裝不但起不了對人體的保護作用,反而會成為電磁輻射的收集器,加重輻射對人體的傷害,這樣的一個非標準性的實驗得出的結論不具有科學性。
《聲明》中說,陳峰實驗室演示的試驗是在非專業場合、由非專業人士、用非專業的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如果由此就得出防電磁輻射服“無用論”或穿著防電磁輻射服“有害論”,都是極其輕率和不負責任的。

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回應防輻射服事件媒體說明會現場
?
全國電磁屏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新聞發言人黃建華說,此次“防電磁輻射服事件”已對整個防電磁輻射產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對廣大消費者也產生了誤導,“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向媒體和消費者做出說明,避免此事件進一步惡化”。
此外,對于網絡上傳聞“防輻射服沒人監管”一說,協會也作了回應。
黃建華說:“防輻射服并不是沒有監管,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在防輻射紡織品標準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已經制定出了關于紗線、面料、測試方法、職業用防輻射服裝等眾多相關標準,并有數項相關標準在編制中。這些標準已經成為本行業內企業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中的主要規范。”
律師說法:記者委托檢測,其結果是否合法有效需考證
在上周的媒體采訪中由陳峰實驗推理出的“防輻射服有害說”引發軒然大波后,陳峰實驗室近日連發博文澄清相關問題。
陳峰說:“新聞中特意強調的,僅是一個特殊實驗設置,是電磁波進入屏蔽服后的反射情況,絕對不是說信號的能量提高了,他同時提到“節目中的實驗不嚴謹”,“沒有標準實驗結論”。
“防輻射服事件”同樣引起法律界人士的關注。
榮德律師事務所董剛律師認為,(電視中)記者委托檢測行為并不具有當然的法律效力,其檢測結果是否合法有效值得進一步考證,且該項檢驗數據因其不具有廣泛性,所以不能在維權個案中作為有效證據使用。
通過報道,我們看到檢測人員僅對一件防輻射服進行了相應的檢測,但目前市場上的防輻射服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防護功能也不盡相同,檢測機構僅對一件防輻射服進行檢測得出的檢測結果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
黃建華說,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將密切關注“防電磁輻射服事件”的發展,并通過各種方式向廣大消費者傳達科學正確的防電磁輻射相關知識。同時也會強化行業自律機制,進一步規范行業。他透露,該協會正在組織專家及企業研究制定適用于日常穿著的民用防電磁輻射服的企業聯合標準。